2022-2023第二学期教科研总结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任职教科室主任这个新岗位一年后在市教科室的悉心指导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从陌生到有点熟悉,慢慢地在新岗位上摸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坚持以学校工作意见和市教科室计划为指针,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认真努力地做好教师教育科研工作。

一、认真制定计划,开展常态工作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要求,制定好每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校本培训计划、“七个一”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二、组织各项活动,助推教师成长

1.学习《燃荻》,提升理论知识。

开学初,对燃荻》寒假学习的读后感进行了交流。本学期每个月都会下发给各教研组,要求一学期至少2次对燃荻的学习或是交流,同时在暑假中布置写读后感,开学初进行交流与评比

2.联合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比

作为教师,课堂我们的主阵地,本学期主抓教研课和常态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老师都要上一堂教研课,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配合教务处开展年级督导,听取常态课,常态课更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3.观摩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疫情过去后,不仅能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积极参与网络培训。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都积极转发教师,组织老师们定期定点参与网络培训与学习安排好人员轮流外出听课与学习,不集中在年轻老师,而是让每个老师都有学习的机会。

4.双轮驱动,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业务水平,落实学校教师培养方案的要求,学校9月初成立了“双轮驱动 助推教师成长”太仓市金仓湖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由学校22位骨干教师和18位青年共同体成员组成。同时为每一位青年老师都聘请了学科师傅和德育师傅,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本学期坚持每个月学校开展一次关于学科、班主任或者科研方面的活动,促使新教师不断成长。

5.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助成长

教科室为了帮助全体老师不仅有实践,更要有理论的支撑,在校长室的支持下,于开学初配套了很多专业书籍,共享在学校教师阅览室。

三、做好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课题引领

教育科研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桥梁,也能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学校有一个省学会课题全域视野下城郊小学浸润式劳动育德的实践研究”,3个太仓市级的微课题,陈淑文老师的“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低年级童话故事教学策略研究”、尚若琛老师的“‘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赵希睿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本学期教科室坚持每月督促微课题老师开展活动,同时保证省学会课题每月的施行。

2.论文撰写

上级布置的论文与教学设计的投稿等,积极转发并要求老师们积极参与,特别是青年老师,需要时刻督促。最终,我校能积极参与每次的活动。

、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通过本年度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科研意识淡薄。大多数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对“理论”存在偏见和理想化要求,抱着天然的抵制和排斥的心理包括我本身,对科研的意识仍是在状态之外。

2.没有统筹好教学与教科研的关系,鉴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不太好的情况下,老师们把更多地时间花在了学生学习上,所有感觉教学压力较大、工作量大,因此没有精力去进行科研,没时间去读教育理论著作。所以40以上的老师可能是把时间都花在了学生一头上,教科室只有督促青年教师在科研上积极参与。

3.资源利用问题,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没有将理论学习、网络资源和自己的经验有效整合,写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案例或论文。

总之,教科研工作要求真求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困惑,解决学生学习发展中的疑惑,不作表面文章。同时要建立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质和课题实验能力,让科研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以教学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让教科研为教学服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金仓湖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