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育德润童心,全域实践绽芳华

作者: 时间:2025-06-29 点击数:

本学期,金仓湖小学扎实推进省级课题《全域视野下城郊小学浸润式劳动育德的实践研究》,以“浸润式”体验与“全域视野”协同为核心,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学科教学及社区生活,取得显著育人成效。

浸润课程,育德于行

学校构建分层劳动课程体系:低年级“我爱劳动”活动(如植物养护)培育责任感;高年级“我创劳动”项目(无土栽培、藤编创新)提升能力与思维。特色课程亮点纷呈:

非遗融合:《藤编风铃》课程中,学生在“挑、压”技艺里体悟“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与传统文化认同感显著增强。

学科联动:《折纸书签》巧妙结合劳动技能、阅读推广与美育,实现以劳育美、以劳增智”,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热情。

全域协同,空间拓展

成功实践“家校社”三维联动模式:“金丝皇菊”(校园)、“睦邻花园”(社区)、东林村种植基地(乡村)形成立体劳动教育网络。学生劳动技能与责任感有效延伸至家庭(家务、种植)、社区(花园维护)、乡村(农耕),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空间的全域覆盖。家长与社区反馈均证实学生在责任感、动手能力及环境关怀方面进步明显。

素养提升,成效彰显

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四维发展:观念上从“要我劳动”转向“我要劳动”“我爱劳动”“我创劳动”;能力上掌握生活技能、工具使用、手工艺制作及创新探索;习惯上养成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品质;精神上涵育了吃苦耐劳、协作创新等优秀品格。藤编课后涌现的“文化守护者”意识,正是价值观内化的生动印证。

金仓湖小学通过浸润式课程设计与全域资源整合,让劳动的种子在校园、家庭、社区的广阔“田野”中深深扎根,使品德教育如春风化雨,润泽童心,为城郊小学劳动育德提供了扎实而鲜活的实践样本。


  • 附件【记录表.doc】已下载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金仓湖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