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9月课题组常规活动,实现两大核心目标:一是让全体课题组教师深度熟悉“生命潜能笔记”的使用逻辑,掌握“观察-记录-引导”的核心操作方法;二是明确9月开学后笔记在班级的试用与推广路径,为后续全面落地积累实践经验 。
聚焦“轻量筹备、高效落地”原则,做好三项核心工作 。物料方面,按教师人数准备笔记实物与电子版本,同步整理前期试点班级的典型案例,内容聚焦使用方法与常见问题;流程方面,简化环节设计,将活动时长合理分配,确保理论讲解与实操互动高效衔接。
1.理念与方法分享:主讲人结合小学教育中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简述笔记研发意义,随后重点拆解“潜能观察”“成长记录”“教师引导”三大模块的使用要点,结合案例说明不同年级学生的记录侧重点。
2.分组实操与研讨:按年级将教师分组,每组抽取课堂发言、课外活动等典型场景,模拟使用笔记记录学生表现,并设计引导话术。各组推选代表分享成果,全体教师围绕“不同学段笔记使用差异”“如何激发学生记录积极性”等话题展开研讨,形成实用建议。
3.试用推广安排:明确9月至10月试用推广节奏,要求教师在第二周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笔记,第三周起指导学生每周完成2次记录 ;确定每月课题组例会增设“笔记使用分享”环节,及时收集试用问题,动态优化推广策略。
活动结束后将培训材料、研讨成果汇总至课题组共享群,方便教师回顾;建立线上交流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答疑,鼓励教师分享试用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在十月课题组活动中,持续推动“生命潜能笔记”赋能学生成长。